隨著智能手機普及,大家上網的方式也從電腦端慢慢發展到了手機端,上網的 選擇變成了手機,不過由于手機端屏幕限制,所以做好手機網站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用戶會在各種環境下使用手機設備,所以任何影響用戶交互的因素都非常重要,更好 能夠知道你的用戶是在什么環境中使用手機設備的,不可能對各種環境進行同樣的設計,比如添加語音輔助和亮暗變化非常有必要。
手機設備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,隨之而來也為手機端設計帶來了一系列新的限制和機遇,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手機設備環境如何影響著手機網站的設計?
一、手機端有何不同?
關于手機設計,我們更先 需要了解的是它的不同之處,這并不僅僅指尺寸的不同。
手機設備的屬性與規格也帶來了不同的設計啟示和要求。由于手機設備更輕更便攜,我們通常覺得它們更便于使用。通過頻繁使用手機設備,我們與它們之間建立了專業 而富有情感的聯系。
1、物理屬性和特征
大部分手機設備都是觸摸屏,用戶依賴于手勢——加上簡單的界面元素進行交互操作。由于它們尺寸更小,我們有時希望它上面的內容結構更小更簡潔(具體可查看鄭州seo公司老秦博客《詳解手機端設備頁面尺寸設計原理》的相關介紹)。
同時,由于有限的帶寬和連接速率,手機設備需要設計上充分利用加載時間,從而減少數據請求。
2、何時,何地,做什么?
由于我們不斷地接觸手機設備,我們傾向于更頻繁地使用它們,無論是在公交車上,大街上,或者看電視時。
我們經常一邊做事情一邊使用它們,這意味著我們可能在困難的閱讀環境下,或是各種干擾下使用手機設備。
3、我們的行為和感覺如何?
更 終,我們在使用手機設備時產生了不同的態度,行為和優先順序?!坝脩趔w驗設計咨詢公司Foolproof”在“Going Mobile 2012”的研究中發現,這些設備給予我們一種對于“自由”和“控制”的新感覺。換句話說,一些用戶對他們的手機設備產生了非常真實的感情。
經調查發現,63%的人在沒有手機設備時感到失落,他們把手機設備看成是“活的”……是他們身體和人格的一種延伸。
由于手機設備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預期,對于我們設計師而言,采用“以用戶為中心”的設計思路來提供解決方案則顯得尤為重要, 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傳統更佳 實踐可能不管用了。
二、手機環境如何影響著設計師們?
手機的不同直接影響著“以用戶為中心”設計流程的方方面面:從用戶研究到更 終的開發測試,影響更大 的是我們的分發方式和信息架構。
1、手機分發方式
不像傳統網站,手機端有四大知名 的分發方法,手機用戶可以選擇在他們的瀏覽器上查看內容,這些內容要么是針對手機端設計的網站,要么是響應式的——意味著它會針對手機端重新布局(具體可查看鄭州seo公司老秦博客《響應式設計時代該如何進行網站設計》的相關介紹)。
還有一部分用戶選擇安裝App,這些App要么是原生的,要么是混合的(原生 WebView)。原生應用有自我局限性:需要預先定制適配各種屏幕的應用,混合型應用則更靈活,它們從互聯網上讀取內容(就像在瀏覽器中看內容那樣),但提供給用戶“像App那樣的”界面。
每一種分發方式都有優缺點,可以根據你項目的設計背景進行合適的選擇(上面的表格,星星越多越好)。
2、手機信息架構
手機設備也有它自己的信息架構模式。例如,響應式網站架構會遵循更多的“標準”模式,而原生app,經常使用基于“Tab頁簽”的導航結構。同時,在架構一個手機網站或應用時,沒有“正確”的方法。
相對的,讓我們看看一些知名 的設計模式:層級結構(Hierarchy)、集中和分發(Hub&spoke)、重疊放置(Nested doll)、頁簽視圖(Tabbed view)、便當盒(Bento box)和過濾視圖(Filtered view):
(1)、層級結構(Hierarchy)
層級模式是一種標準的網站架構,有一個主頁和一系列子頁面。如果你正在設計一個響應式網站,你可能會受限于這個模式。但是,引入額外的模式會使你根據手機端的經驗進行裁剪。
Luke Wroblewski的“手機優先”策略幫助我們優先關注壹 要對象:功能和用戶操作路徑將會幫助我們打造良好的用戶體驗。
適合:對于需要依據桌面網站架構進行設計而言,能夠很好的組織復雜的網站結構。
當心:導航。當用戶使用小屏幕時,多層導航架構會引起問題。
(2)、集中和分發(Hub&spoke)
集中和分發模式會在導航時給予你一個中心索引,這是蘋果iPhone的默認導航模式,用戶不能在不同子欄目中進行跳轉,需要 回到索引頁面。
這種模式在工作流程受限的桌面軟件上使用很久了(主要由于技術限制,像表單或者購買流程),但是,由于用戶在手機場景上會關注于一個任務(除了設備的組成元件之外),這種設計正變得更加普及,而全局導航在這種情況下會很難用。
適合:多功能工具,每個功能有一個獨立的內部導航和目標。
當心:用戶想要多任務時。
(3)、重疊放置(Nested doll)
重疊放置模式讓用戶以線性方式查看詳細內容,當用戶迷路時,這種設計能快速和方便地為用戶導航,它也給用戶一種強烈的感覺,通過向前和向后的操作,告訴他們處于整個內容結構中的位置。
適合:有著單一的,或者相關話題的App或者網站。也能用于其他父級模式中的的子模式,如標準層次機構模式或集中&分發模式。
不適合:無法快速在不同模塊中切換的用戶,此類用戶希望這樣做來判斷是否某一模塊適合他們,而不是把模塊作為瀏覽內容的障礙存在。
(4)、頁簽視圖(Tabbed view)
這種模式對于常規app的用戶而言十分熟悉,它通過一個工具條菜單將一組區塊組合在一起,從而允許用戶在1次 使用時快速瀏覽和了解app的大部 功能。
適合:基于工具的app,多任務,且主題相似。
當心:復雜的。這種模式適合簡單內容結構的應用。
(5)、便當盒(Bento box)
便當盒,或儀表盤模式,通過使用組件展示相關工具或內容的一部分,直接在壹 屏就能夠帶來更詳細的內容呈現。由于它的復雜性,相比手機端,這種模式更適合于平板。
由于允許用戶對關鍵信息一目了然,這種模式顯得很強大。但是,其也嚴重依賴于設計良好,信息呈現清晰的界面。
適合:多功能工具,以及基于內容,具有相似主題的平板app。
當心:平板屏幕給予你更多的空間利用這個模式,但是,了解用戶如何在不同頁面之間進行交互使用,來確認app的易用性、有效性和娛樂性,是件非常重要的事。
(6)、過濾視圖(Filtered view)
過濾視圖更 終允許用戶通過選擇過濾條件創造不同視圖,來在一系列數據之間進行導航。過濾,和使用“面搜索”一樣,從允許用戶瀏覽適合自己的內容而言,是一種很好的方法。
適合:擁有大量內容的App或者網站,例如文章、圖片和視頻。對于雜志類型的app或網站,或者作為其他導航模式的子模式而言,是個好選擇。
當心:手機。由于其復雜性,過濾器和面搜索在小屏幕上的展示會很困難。
不要停止在已有的設計上,要有不斷變化的交互,這樣整個設計的感覺都會不一樣??傊?,手機設備的使用正在瘋長,要意識到手機端已經不是桌面電腦的輔助了,因此需要完全不同的設計思路,不是簡單的縮小尺寸而已。
鄭州seo公司老秦博客點評:
手機體驗其實是各種微互動的整合,而且用戶需要在很分心的狀態下快速的完成各項任務,所以好的手機設計都要簡單而明顯,讓用戶的操作盡量的直覺化。
版權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,由 鄭州路普科技整理發表(信息來自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),如有冒犯請聯系我們